www.sb688.com — 机电实习中心
实习工作条例
发布日期:2014-04-26
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 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生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、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、培养与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。保证实习教学质量,为实习教学管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,特制定本条例。

         第一章  总  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一条 实习的教学目的

    实习教学是本科学生培养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,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,增强学生对于社会、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;通过考察和实践,使学生拓宽视野,增强劳动观念,激励学生敬业、创业精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二条 实习分类

    实习教学类型有金工实习、电工电子实习、生产实习、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等,实习教学的内容严格按照各专业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三条 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

1.了解社会或实习场所的一般情况,增加对本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;

2.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、作用和发展趋势;

3.巩固、深化所学理论知识,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;

4.熟悉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,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、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;

5、虚心向普通劳动者和工程技术人员、管理人员学习,培养热爱专业、热爱劳动的品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章 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四条 

   根据教学计划要求,实习计划应根据实习现场情况,由专业教研室制定,有关教研室应在当年的十一月份填写下一年的年度实习计划表(见附件一),经系(部、分院)主任批准后于1130日前报教务处审定后备案。各专业应按审定后的实习计划执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五条

  在执行实习计划过程中,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实习时间,变动实习地点,须书面说明原因,经系(部、分院)主任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六条

  实习大纲是组织和检查实习的主要文件和依据。各专业应根据教学计划,认真编写实习教学大纲,经系(部、分院)主任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,于实习前发给指导教师。实习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实习性质、目的、任务和要求;

2.实习的内容和检查方法;

3.实习方式和时间分配;

4.实习期间的现场教学安排;

5.实习成绩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七条

   专业教研室必须会同有关教师编写实习指导书,详细说明实习目的、要求和考核办法,于实习前发给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八条

   在学生实习开始前,专业教研室应督促指导教师提前到实习单位,按实习要求,深入了解现场情况,熟悉工作任务,结合实习场所的具体条件,会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拟定切实可行的实习执行计划,并于学生实习之前发给学生。其内容包括:专业指导、组织管理、日程安排、安全保密、组织纪律等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三章 实习场所和实习方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九条 

    选择实习场所应满足实习大纲要求,并力求相对稳定,提倡和鼓励各专业与选定的实习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。选择实习场所时应考虑以下原则:

1.专业基本对口,能满足实习大纲的要求;

2.生产比较正常,技术、管理比较先进,对学生实习比较重视,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机会;

3.就地就近原则,相对稳定原则,便于安排师生食宿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十条

   生产(专业)实习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实习场所的实际情况,采取多种形式进行。即可按班级为单位集中安排,也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分散进行。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实习,都应符合大纲要求,保证实习质量。教研室尤其要加强对分散实习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,严格实习要求,不能放任自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四章 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

   全校的实习工作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。教务处负责管理工作;系(部、分院)由主管教学主任负责;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负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十一条 教务处职责

1.教务处负责汇总并审核各系(部、分院)的实习计划;协助各单位联系实习场所。

2.编制年度实习经费预算,根据学校下达的年度实习经费总额,合理分配给各系(部、分院)掌握使用;

3.检查各系(部、分院)实习的准备工作和实习计划执行情况;

4.协调全校实习中的其他有关问题;

5.检查实习质量和实习工作总结,组织全校实习经验交流,总结实习工作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十二条 系(部、分院)职责

1.组织本系(部、分院)专业教研室制定实习计划;

2.会同专业教研室联系、落实实习场所;

3.审定实习队的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;

4.组织建立实习队;

5.检查各实习队的准备工作和实习计划执行情况;

6.实习前进行动员工作;

7.检查实习质量,实习结束后组织实习经验交流会;

8.每年11月底申报下年度实习计划,12月底写出本部门当年实习总结(内容包括经费使用情况、取得的效果、经验和建议),上报教务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十三条 教研室职责

1.填报专业“年度实习计划表”;

2.负责编写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书;

3.落实实习场所,选派实习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,并考核他们的工作;

4.做好实习前的各种准备工作;

5.参加实习的检查和进行实习总结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五章 实习指导教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十四条

   实习领队教师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,对生产实习较为熟悉,工作责任心强,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。对于初次承担指导实习任务的教师,教研室应指定专人对其进行辅导。为保证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,指导教师的人数可按约11520的比例配备,特殊情况报教务处审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十五条 

   专业教研室必须提前一个学期安排落实指导教师。指导教师一经确定,原则上不能更换。确需更换,须经教研室说明理由,系(部、分院)主任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十六条 指导教师的职责

1.实习前要提前深入实习单位了解和熟悉情况,会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实习实施计划,作好实习前的各种相关准备工作。实习领队教师至少提前3天左右到达实习现场;

2.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具体组织实施计划的落实工作,检查学生完成实习的情况,与实习单位配合及时解决实习中的问题;

3.实习中,指导教师要加强指导,严格要求,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,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实习,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;

4.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,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、学习、生活、健康和安全;

5.检查实习纪律执行情况,及时处理违纪问题;学生在实习期间违反纪律或犯有其它错误时,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,对情节严重、影响极坏者,领队教师有权终止其实习,并及时向系(部、分院)报告;

6.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报告,负责组织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;

7.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工作总结,并向系(部、分院)汇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六章 对学生的要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第十七条 实习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各点:

1.必须服从带队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领导;

2.必须接受实习队指导教师的指导。在实习过程中,应按实习大纲、实习实施计划的要求和规定,严肃认真地完成任务;记好实习笔记,撰写实习日记(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日记本,见附件二),按时完成实习思考题或作业,写出实习报告(封皮由学校统一印制,见附件三)。实习结束,提交实习报告并参加考核;

3.虚心向工人、技术人员学习,主动协助工厂或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;

4.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,不得迟到、早退。有事须向领队教师请假,未经同意,不得擅自离队;

5.实习期间不得参与同实习任务无关的工作;

6.遵守实习队的生活作息制度和纪律规定;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;

7.遵守学校和工厂的安全规定,严格确保人身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七章 实习考核、成绩评定和再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十八条 考核形式及内容

    按教学实习大纲要求,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,并提交实习报告后方可参加实习考核。根据具体情况,考核可采取审阅学生实习报告、组织学生公开答辩或笔试、面试等形式进行。考核内容包括:思想政治表现、劳动态度、组织纪律、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日记、报告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十九条 实习成绩评定标准

    实习成绩按优秀、良好、中等、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评定。评分标准如下:

优秀: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,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,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、系统总结,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。在考核时能圆满地回答问题,并有某些独到见解。学习态度端正,实习中无违纪行为。

良好: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,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,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、系统的总结。在考核时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。学习态度端正,实习中无违纪行为。

中等: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,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,在考核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。学习态度端正,实习中无违纪行为。

及格:实习态度端正,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,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,能够完成实习报告,内容基本正确,但不够完整、系统,考核中能回答主要问题。实习中有一般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,及时改正。

不及格: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,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记。

1.未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,实习报告马虎潦草,或内容有明显错误;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者。

2.实习中缺勤的时间超过全部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;

3.实习中有严重违纪行为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条 实习的再修 

1.学生因故不能参加实习的,必须事先向所属系(部、分院)请假,经系(部、分院)主管领导批准后,可予一次再修机会;

2.学生实习成绩不及格,可予一次再修机会。

3.实习再修的时间和地点由各系(部、分院)根据实际情况安排,并报教务处备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八章 实习工作总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十一条 系(部、分院)的实习工作总结

    实习结束时,实习带队教师应及时向系(部、分院)、教务处汇报有关实习工作,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,如实填报生产实习情况统计表和工作总结(见附件四),返校后一周内将此表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九章 实习经费使用及管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二条 实习经费的来源

    由教务处负责按本年度实习计划、实习学生数和实习性质计算系(部、分院)实习经费并下拨至系(部、分院)。系(部、分院)对本单位实习经费实行统筹管理,并专款专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第二十三条 实习经费的专人管理

    实习期间,各系(部、分院)必须在指导教师中确定一位教师管理财务、后勤工作,负责各项经费的记录和结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四条 实习经费的支付原则

    学校只按规定支付实习交通费、实习管理费、讲课费和住宿费。实习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支付办法按学校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十五条 实习经费支付标准

    实习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。实习领队和指导教师必须本着少花钱、多办事,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则,认真管理好经费开支,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,不得超标准、超范围开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十章 附  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十六条 

  其他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可参照本条例执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十七条 

 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,凡与本条例不符者,一律以本条例为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十八条 

  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。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      版权所有-www.sb688.com—机电实习中心        地址:www.sb688.com西侧平房         联系电话:82426948          邮箱:245001@bistu.edu.cn